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赢在执行力观后感3篇 执行力观后感总结,以供借鉴。
赢在执行力观后感1
在余世维《赢在执行》讲座中,多次谈到细节决定成败。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所戴帽子上写着“态度决定一切”。似乎大家都在强调细节、态度如何如何重要,的确,有时细节处理不够好、态度不够好事关全局。俗话说,大船都怕钉眼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于是乎,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了。举个例子说,假若有个同志想去北京,行前吃、喝、行李等等都备齐了(重视细节),但是,在路上由于对自己所到的目标不清晰,一路上走走停停、边玩边欣赏风景,甚至到北京变成了去广州,我想这时他越努力,离目标就越远(因为背道而驰了)。
但是,注重目标却不同了。正如唐僧带领师徒4人到西天取经一样,虽然一路上碰到妖魔鬼怪,有时大徒弟孙悟空、二徒弟猪八戒路上偶有“调皮”,但不管怎样,唐僧立定决心要到西天取得真经(目标),不管发生多大的事、碰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带领徒弟到西天取得真经,实现他把佛传回大唐、普渡众生的宏愿。由此,我们能够看出,目标决定一切。时下,我们许多高中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十分好,但是由于奋斗目标不清晰,所以,也很难考上理想大学。
当然,单单确立了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其次是选取工具的问题。从武汉到北京,能够乘飞机、乘火车、骑自行车······假如,乘飞机只需2小时,乘火车需要12小时、骑自行车需要12天。选取工具的条件就是达致目标的时间和条件。第三,行动力的问题(也就是执行力)。从武汉到北京,飞机票买了,吃的、喝的、行李等都带了,但是你不付诸登机这一行为,那也是到不了目的地的。
赢在执行力观后感2
作为一个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通过观看余教授的经典讲座《赢在执行》使我更直观的了解到在企业中作为一个领导者,领导和员工在工作中应该做哪些,应该怎么做,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国内排名前几位的著名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原因所在。先不说领导者决策的正确与否,先说对于领导者决策的执行,“上行下效,贯彻执行”,也就是余世维教授所说的基础问题,如何才能理解领导者做出各项决策的意图。
在视频中余教授曾根据研究调查报告显示,说95%的人的智商大都在90—110之间,那么为什么他们的企业就能在国际上占据领先地位呢?在经过其讲座,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先进不是因为他们具有我们没有的能力和资源,而是因为他们的管理者的观念和思想先进,他们企业的员工观念和思想先进。因为先进,所以他们就拥有了更强的执行力。通过余世维教授讲座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执行力是目标和结果之间“连接的一环”,没有执行力就形不成有效的竞争力,企业市场之间竞争激烈,一方面企业自身生产条件的限制。二是企业的特色,要打造一个特色的具有强势竞争优势的公司,使企业既有专业技术能力,又具备强势的竞争优势。但照搬别人的是学不到什么的,打造特色,提升竞争水平,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执行力,在于把设想通过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不走样,不变形的落实贯彻、创造性地执行,所以执行是竞争力的核心。
赢在执行力观后感3
通过学习我认为执行力就是贯彻公司的战略意图,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应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应了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行为,因此管理者很重要的角色定位就是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管理者如何培养部署的执行力,是企业总体执行力提升的关键。如果员工每天多花十分钟替企业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管理者的策略自然能够彻底的执行。
执行就是有结果的行动。李强老师在讲座中反复提到西点军校的校训“没有借口,完美执行”,也就是说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不要用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作为一名公司职员来说,对待工作,不能找任何借口,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体现出服从、诚实的态度和负责、敬业的精神。结合到我们企业来说,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工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企业一切的成效靠执行来支撑,所以要提高我们个人的执行能力,就必须解决好“想执行”和“会执行”的问题,把执行变为自动自发自觉的行动。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有句话说:坚强的人因为不找借口而坚强,懦弱的人因为找到了借口而懦弱。企业需要的正是具备遇到问题总是想尽办法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是带着方法反映问题,而不是找借口。不找借口找方法强调的是每一位员工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其核心是敬业,责任,忠诚和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