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往届高考高分经验分享_高三学霸复习心得3篇(高考备考经验分享),供大家参阅。
往届高考高分经验分享_高三学霸复习心得1
自虐式要求自己“不贰过”
●江之韵,高中就读于广东实验中学,今年高考总分文科670分,被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录取
高考是高中三年
考得最好的一次
高考放榜前,江之韵就已经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了,她高二时是校学生会主席,同时兼任广东省学联副主席,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策划和组织现场都有她的身影。“由于学生会的工作比较繁杂,耽误了我挺多学习的时间。高一的成绩波动很大,好的时候可以考年级二十几名,差的时候会落到一百多名。”
不过对于排名,江之韵看得很淡,“我平时不怎么在乎成绩排名,我觉得如果不是高考,神马考试都是浮云。只要一直相信自己能够在高考前把一切补回来就行了。而事实证明高考是我高中三年考得最好的一次。”
把效率管理运用到学习上
到了高三,江之韵卸下所有职务,开始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学习。她认为尽管学生会工作或多或少影响了学习,但在工作中她学会了制定工作效率册,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列下来,“我觉得效率管理运用在学习上,对我高三的复习帮助特别大,通过列表,我可以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可以先放一放,这样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让自己学得更踏实。”
为了让自己葆有学习的体能,之韵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去操场上慢跑20—30分钟,“其实刚开始特别不情愿跑步,但我总是逼自己去跑,到后来竟然上瘾了,甚至高考第一天考完,我还去跑了几圈。除了头脑更清醒以外,我也发现跑步确实磨练了我的毅力,想想起初这么不情愿的事情我都坚持下来了,对待学习,我怎么可以懈怠呢?”
这句话就是我抱的“佛脚”
江之韵认为自己高考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是得益于良好的心态和得当的学习方法。
“也许是之前的学生会工作让我学会随时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我考前基本做到放开一切杂念地迎接高考。古希腊的米南德曾经说过,‘人生在世,不是遂己所愿,而是尽己所能。’高考那天我默念着这一句话踏进考场,心中一片坦然。不是说临急抱佛脚么?这句话就是我抱的‘佛脚’。”
说到学习方法,之韵套用了高三英语老师的一句话:“能够把简单的方法运用到极致也是一种造化。”之韵就把钻研错题这一几乎每个人都会用的方法运用到了极致。“我把自己做错过的题都记在错题本上,并且把‘不贰过’写在错题本的封面,每次看错题的时候都自虐式地逼自己要认真钻研,不能同犯第二次错误。所以我做题不算太多,但一定要求自己每做一次题都要有意义。如果发现做过的题还是错,我会很鄙视自己,因为这证明之前做的那一次浪费了时间。”
江之韵建议,高三这一年,应尽量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多与老师沟通,“高三老师水平都很高,经验都非常丰富,与老师交谈的过程中,他们都会给自己很多中肯的建议,并且会给自己信心和鼓励。”
●许翔,高中就读于广铁一中,高考总分理科646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录取
学习放第一,活动量力而行
从高一起,许翔学习就非常认真,她不但成绩好,而且多才多艺。高一时参加学校的艺术节,表演舞台剧《话别》,她饰演主角祝英台;高二时,参加学校的名著阅读竞赛,博览群书的她当之无愧地捧得一等奖。此外,她还参加过全国英语口语竞赛,也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尽管活动多多,但许翔分身有术,总是能合理安排好时间,保证学习成绩不退步。
“我一直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其他活动都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的。”许翔说,高中三年,她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高三时偶有波动,有时候掉到20多名,“考差了肯定会伤心,但同时也会告诉自己,这次已经把最差的水平暴露出来了,从此一点一滴补回去,下次一定不会再这么差了。”
考前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尽管很多人都认为考前紧张会影响考试的发挥,但许翔不这么认为,她说自己每次考前都会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认真答题。”
许翔每门功课都有错题本,她认为对于理科来说,错题本特别有用。“自己做错的题就是重点。我经常都会把错题本上的题目拿出来做,如果做错了就再做一遍,直到自己做对并且弄懂为止。学习就是要有这种钻研的精神,题不在多,而在于理解和掌握了多少。”
高三要学会化压力为动力
许翔说,到了高三,其实家长很少给学生压力,大部分学生的压力都是自己给的。“家长在生活上很关心我们,我们不要觉得有压力,要享受这种关心。自己有压力也是好事,但不要过分加压,要化压力为动力。”
高三下学期开始,几乎每天都在考试,许翔说一开始她也会因为成绩的波动而影响心情,“后来考多了就麻木了,对于成绩和排名也看淡了。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考差了攒人品,错的都已经错过了,高考就不会再犯错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盼盼,高中就读于华南师大附中,今年高考总分理科635分,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录取[page]
从400多名跃进60名
盼盼高一进入华附时成绩属于中下,在年级排400多名,“我高一那时还无心学习,尽管人在教室,但心在操场,总是想着学习以外的事情。所以那时候成绩不尽如人意,也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时候。”
从高二开始,盼盼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只会离自己理想的大学越来越远,于是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从原来高一的年级400多名进步到200多名,“其实在当时,这个成绩离我的目标还有点距离。”
刚进入高三,由于功课越来越紧,再加上离高考不远了,盼盼的压力很大。“一开始我以为只是自己一个人这样,没想到每个同学或多或少都有压力,看到大家都如此,我心里舒服多了,后来也就慢慢适应了。”由于心态调整得比较好,盼盼高三一跃进入年级前60名,“这多少让我看到了前途的希望和光明。”
成绩波动求助q群
盼盼说,之所以高三进步这么快,除了心态好,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学习方法。他的法宝就是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每个学科都会按内容分类记笔记,比如英语分为口语、阅读、完形填空、语法、作文这五大部分,把各个部分自己的薄弱环节记在笔记本上。每次考试前就看自己整理的笔记。因为笔记里暴露了自己的不足,只要把不足弄懂,考试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高三大考小考不断考试,盼盼的成绩也会经常波动,“其实越临近高考,成绩的波动就越影响心态。我妈妈在《新快报》高三家长群里,这个群经常会请过来人和高三的名师在群里进行学习方法和心态上的指导。群里的志愿者carrot和小灵在学习方法上给了我很多指导。比如语文作文的复习,carrot说他去年高考前,每周都会坚持写一篇作文,我也依葫芦画瓢,但几周下来,发现坚持下去挺难的,所以我改变了策略,改成每天坚持研究一篇作文范文。这个方法对我挺有效的。”
往届高考高分经验分享_高三学霸复习心得2
对于高中的同学来说,要想学好,主要是学好三门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苏威认为,这三门就是最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就是建造高楼大厦的基础。无论你将来干什么,也无论你将来学什么专业,这三门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基础。
语文最容易被忽略。其实语文是必须而且应当花时间、下功夫去学的。我的语文程度的提高,就是用课内的学习,指导课外的阅读。先通过课内的学习对语言文化产生兴趣,然后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几年来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还读了很多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月份我去北大参加自主招生,主考就问到了“四书”“五经”等问题,这样的问题超出了课内,没有课外的阅读就回答不了。
数学是一种头脑体操,学好数学,能让自己的思维水平上升一个层次。初中数学可能没有显示出来其重要性,因为物化生都是初级阶段的感性认识。但是上了高中,当学习深入之后,数学好的话不仅可以节省花费在数学上的时间,更可以使你对物理化学的认识有层次上的飞跃。苏威认为自己在高三几乎没怎么在数学上花费时间,这样不仅腾出了更多的时间给别的科目,而且物理水平也水涨船高。
对于英语的学习,苏威认为学好英语,应当从听力和阅读抓起。苏威从小学就有机会听美国人的口语课了,确实受益匪浅。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要多看一些英文的文章,培养语感。还有就是练习听力,听央视英语频道对中学生有些难,找一些难度适当的就好了。
当然,高中阶段的三门理科也很重要。苏威认为,想学好物理,就必须重视思考。花半个小时,思考物理情景中的过程,远比做对两道题重要。还有就是要融会贯通,物理就不吃力了。化学与生物中记忆的东西很多,而化学中规律性的东西也很多,以它为纽带,将零散的知识串起来就轻松了。
谈到自己的日常安排,苏威说,耀华中学的管理比较灵活,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高三以前放学较早,回家后先写作业,然后休息一下,如果有时间,看一下自己喜欢的课外领域的书。总的来说,自己的生活还是比较轻松的,该玩的都玩了,只有高三很紧张。但是自己在高三也从来不熬夜,因为苏威认为留出精力学好课堂上的知识更重要,做多少题也替代不了。
往届高考高分经验分享_高三学霸复习心得3
程美华
昨日的报告会上,4名“阳光使者”和2名神奇班主任做了精彩的演讲。这4名学子是全省文理科状元方洋和程美华,今年高考成绩679分、顺昌理科第一名陈辉和装着假肢进考场仍然考出591分的熊敏敏;2位神奇班主任为武平一中的蓝启禄老师和王锦春老师。报告会结束后,不少家长还缠着学子和老师,向他们请教高考的经验。那么,他们在昨天的报告会上究竟透露了怎样的高考“秘诀”?我们又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东西?
程美华:
语文最关键的是积累
今年高考,程美华语文取得了138分的高分。说起语文学习的经验,程美华说,语文最关键的是积累,马拉松式的积累。语文科考试中,80%都是与课外关联的,尤其是占大比分的作文,更是每年的重头戏。如何积累呢?这就要加强阅读了。
一定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读《论语》、《孟子》等经典古籍;读中外文学名著;读杂志,例如《读者》、《青年文摘》等。“我本人在高中时就经常省下钱,一到周末就去书店淘宝。阅读还包括看新闻、访谈和一些有益的电视剧等。高三学习紧张,但一到节假日回到家,我还是不忘看看电视、阅读。”她说,眼界开了,知识面宽了,还要勤动笔。“我平时就备有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把优美语句、经典故事、实事新闻、名言名句、时下流行语等分门别类地记下,一旦要用时就能让文字在笔尖流淌。”
方洋
方洋:
培养兴趣,在欣赏中收获
方洋则着重谈了学英语的经验。她说,对英语的学习要做三种笔记:一是词汇、句子的汇总以及错题集。她把这个笔记叫做英语能量本,平时遇到了感兴趣的词语或好的句子和文章以及错题中的知识点,都记在这里。第二是英语作文的积累,将各种范文熟读或背下后记在本子上,标注亮点词句,掌握各个文体的写法。最后一种是词组分类整理本,把千变万化的词组分类整理,比如把以“go”“come”开头的词组一列记下,对于易混淆的词组,就可以一目了然。
她还说,学习英语很重要的是还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在欣赏中收获。地处小县城,没有外语环境,怎么办?方洋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少一点高考功利化的学习,领悟英语语言特色,感受英语魅力。提升听力就是把历年高考听力题和一些城市学校平时考试的听力题结合练习,反复多遍,形成语感,考试时就可得心应手了。
陈辉
陈辉:
敞开心胸,别人才会了解你
“大家一定在疑惑,我是高中生吗?”身高一米四几、即将进入复旦大学的陈辉,第一句话就让大家感受到他的阳光。
“小个子大智慧”的他带着自信的微笑,给大家讲述起如何战胜生活、学习的困难。他说,把自己的心胸敞开,别人才会真正了解并尊重你。
刚进入高中时,陈辉在年段里成绩只排到20到30名之间,他是如何迅速提高成绩的?“有一种方法就是去结交一位学习伙伴。在高三复习英语的时候,要记整整36页单词,我与同桌结成学习伙伴,约定好一人拿18页,一天背诵3页,6天后交换。我们每天还互相监督检查对方,谁也不甘示弱。12天过去后,复习完成了。假如是我一个人背,可能一个月也完成不了。我们还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寻求多种解法,既开拓了知识面,也帮我们找到了最合适的解题方法。”陈辉说,他还有一个法宝,就是“把错题、好题都从卷子上剪下来,贴到习题集里,并做些笔记、归纳。